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jpg
▲巴赫的肖像画(第二版),时年61岁—由E.G. 豪斯曼于1748年所绘

01、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3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及管风琴、大键琴、小提琴演奏家,也是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被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巴赫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爱森纳赫(位于今德国图林根州)的一个音乐世家,自幼即接受音乐教育。父母亡故后,巴赫迁至奥尔德鲁夫由长兄扶养,生活清苦,15岁时即前往吕讷堡修习学业并自立更生。毕业后巴赫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担任管风琴师(1703年-1708年),往后历任魏玛(1708年-1717年)与克滕(1717年-1723年)的宫廷乐长,以及莱比锡的教堂音乐总监(1723年-1750年)。

巴赫终生自学作曲不辍,举凡前人至晚辈的作品,无不研究。他一生极多产,其作品以质量与数量俱佳著称,除了歌剧,几乎涉猎了当时所有的曲种,包含清唱套曲、受难曲、清唱剧、经文歌、弥撒曲、圣咏、各种乐器的独奏曲、组曲、室内乐及协奏曲等等。尽管巴赫没有开创新风格,但他的创作广纳了德、意、法等国的音乐手法,并以娴熟的复调技巧呈现,展现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与深奥的思想。

但由于音乐转而追求简明、轻巧的风格,巴赫的复调音乐在其身后被视为陈腐之物,其成就在数十年内未得到应有的评价,仅仅作为管风琴演奏家与教师而闻名。虽然莫扎特、贝多芬等大作曲家均对巴赫推崇备至,但直到浪漫主义时代,作曲家门德尔松于1829年在柏林改编并指挥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才使乐坛正视巴赫音乐的价值;浪漫早期以后的作曲家也多受巴赫影响。此后数代音乐家对他的作品进行了发掘、研究、整理和推广,巴赫逐渐恢复了崇高的地位。

在2005年德国电视二台票选最伟大的德国人活动中,他排名第六,在20世纪以前的人物中仅次于马丁·路德与马克思。

巴赫家族发源于图灵根韦希马尔.jpg
▲巴赫家族发源于图灵根韦希马尔,是文化史上一个显赫的音乐世家,在16世纪末至18世纪末产生了至少横跨七代、超过50位的音乐家;从巴赫的祖辈至孙辈,包揽了从教堂管风琴师到宫廷作曲家、演奏家的职位。

02、显赫的音乐世家与子女
以下是按巴赫于1735年撰写的族谱所简列的世系说明
高祖父:维特·巴赫(约1550年-1619年),一位烘焙师与磨坊工,同时也是业余音乐家,由他开始了巴赫家族的音乐传统;曾祖父:约翰内斯·巴赫(约1580年-1626年),家族的第一位职业音乐家。约翰内斯原本从事烘焙,后来才转而作为城里的管乐手。

他的三个儿子在未来建立了家族的三大分支
伯祖:小约翰内斯·巴赫(Johannes Bach Ⅲ,爱尔福特家系),曾于施韦因富特、苏尔及艾尔福特担任管风琴师;祖父:克里斯托夫·巴赫(1613年-1661年),宫廷兼城镇音乐家;叔祖:海因里希·巴赫(Heinrich Bach,阿恩施塔特家系),阿恩施塔特的管风琴师,巴赫的第一任妻子玛丽亚·芭芭拉即是其孙女。

1707年,巴赫和他的堂姐玛丽亚·芭芭拉·巴赫(1684年-1720年)结婚,生有七个孩子,四个活到成年
卡特莉娜·多罗特娅(Catharina Dorothea)(1708年-1774年);威廉·弗里德曼·巴赫(W.F. 巴赫)(1710年-1784年);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C.P.E. 巴赫)(1714年-1788年);约翰·戈特弗里德·伯恩哈德·巴赫(J.G.B. 巴赫)(1715年-1739年),曾于米尔豪森与桑格豪森担任管风琴师。

1720年,芭芭拉去世,1721年巴赫再婚,娶了安娜·玛格达莱娜·巴赫(1701年-1760年),生有十三个孩子,六个活到成年
戈特弗里德·海因里希(Gottfried Heinrich) (1724年-1763年);伊丽莎白·尤利亚娜·弗里德里卡(Elisabeth Juliana Friederica, "Lieschen")(1726年-1781年);约翰·克里斯托夫·弗里德里希·巴赫(J.C.F. 巴赫)(1732年-1795年);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J.C. 巴赫)(1735年-1782年);约翰娜·卡罗琳娜(Johanna Carolina)(1737年-1781年);蕾吉娜·苏珊娜(Regina Susanna)(1742年-1809年)

巴赫共有四个孩子后来成为当时知名的音乐家(芭芭拉和安娜各有两个),当中对古典时期的建构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分别是C.P.E.巴赫及J.C.巴赫。

巴赫的父亲,约翰·安布罗休斯·巴赫.jpg
▲巴赫的父亲,约翰·安布罗休斯·巴赫

03、出生与童年
1685年3月31日,巴赫出生在神圣罗马帝国爱森纳赫。他的父亲约翰·安布罗修斯·巴赫本居住于艾尔福特,1671年才举家搬迁至爱森纳赫。安布罗休斯是镇上的音乐家,也是家族的第四代音乐家,他教导巴赫演奏小提琴和大键琴,巴赫的母亲玛利亚·伊丽莎白·莱默希特是马车伕之女;两人育有八名子女,巴赫排行最小。巴赫的伯父约翰·克里斯托夫·巴赫,也是其父亲的双胞胎兄弟,教导了巴赫关于管风琴的演奏艺术。

巴赫8岁进入爱森纳赫拉丁语学校,开始学习圣经、诗篇及路德宗教义,特别是德语和拉丁语的福音书和使徒书,这里恰好也是两世纪前马丁·路德的母校。巴赫在校成绩不错,显然他歌喉很好,由只能唱赞美诗的诗班,升到周日在圣乔治教堂演唱经文歌和清唱套曲的诗班。

巴赫的母亲死于1694年,他的父亲遂于同年11月底再婚,却在三个月后去世。10岁的巴赫成了孤儿,并住进了位于奥尔德鲁夫的长兄约翰·克里斯托弗·巴赫(与叔叔同名)家里,由长兄扶养。克里斯托夫是一个职业教堂管风琴师,曾师从帕赫贝尔,他继续给予巴赫在爱森纳赫便开始的音乐教育;他教导巴赫弹奏大键琴,以及其他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还曾带他参观镇上教堂装设新管风琴的过程,这种种奠定了巴赫未来器乐造诣的基础。

巴赫也帮忙分担家计,他的歌喉嘹亮、音域很广,表演所得的收入相当不错,但他没有放弃学习,继续在奥尔德鲁夫拉丁语学校上课。他还搜罗一批为数可观的神学著作,供闲暇时阅读消遣。

克里斯托夫让巴赫接触的作品有来自当时南、北德的大作曲家,也有法国人,例如卢利、路易·马尔尚、马兰·马雷,以及意大利人吉罗拉莫·弗雷斯科巴尔第。年轻的巴赫也许观摩学习了这些作曲家的作品。巴赫的手稿表明了他曾经为他哥哥抄总谱,但他的哥哥不鼓励他这样做,也许是因为觉得这样浪费了他的时间。

后来由于兄嫂又生了一个儿子,克里斯托夫的家庭很快便无法继续扶养巴赫,家族也没有人能提供他经济上的援助,巴赫便在15岁时离开奥尔德鲁夫的学校。不过,他由原学校的新任音乐教师埃利亚斯·赫尔达(Elias Herda)那里听说,约200哩外的吕讷堡,当地的圣米歇尔教堂有个专收穷人子弟的少年合唱团,这个团体共同领有一笔津贴,提供团员食宿。而由于赫尔达在介绍信中对巴赫歌喉的赞美,巴赫顺利得到教堂许可。

吕讷堡的圣米歇尔教堂.jpg
▲吕讷堡的圣米歇尔教堂

04、吕讷堡的圣米歇尔教堂
1700年3月,巴赫与他的好友埃德曼(Georg Erdmann)同行前往吕讷堡。他在圣米歇尔教堂设立的拉丁语学校继续学业,并参与教堂的音乐生活。学校里同样教授拉丁语、希腊语、逻辑、修辞学和神学。虽然唱诗班成员分到的零用金微薄,但巴赫靠着在婚丧典礼上献唱及街头表演的收入,还能勉强维持生活。

除了拥有华丽的建筑外,圣米歇尔教堂的音乐图书馆里还典藏了自16世纪中期以来丰富的手抄乐谱及印刷版本,曲目超过千首,包含上百位作曲者;拥有如此可观的乐作收藏,又有优秀的唱诗班,圣米歇尔发展出精致的音乐传统。巴赫在此既听也唱,朝夕受教会音乐的熏陶;马丁·路德创作的许多圣咏(Choral)后来给予巴赫创作的启发并磨练了他和声的技巧,而这种古老的音乐形式在巴赫未来无数的声乐作品中得到改良与推广。

没多久巴赫也变声了,但他仍保有教堂的奖学金,且担任三位器乐师傅的助手,并继续磨练他毕生最熟练的乐器:小提琴、管风琴、大键琴。在这段日子巴赫对乐器结构与特性的知识以及乐器的演奏技巧有了飞跃性的成长。巴赫此时认识了圣约翰教堂的管风琴师格奥尔格·伯姆,伯姆早年即与巴赫家族结识,巴赫早期作品深受其影响。1701年的暑假,巴赫步行30哩到汉堡,聆听圣凯瑟琳教堂的琴师莱茵肯(伯姆的老师)弹奏管风琴,还听到北日耳曼的著名琴师文森·吕贝克的演奏,这给年轻巴赫带来强烈震撼,此后他多次旧地重游。

回到吕讷堡后,巴赫也受到法国文化的洗礼。在圣米歇尔教堂一所专为贵族子弟附设的学校(Ritterakademie)里充斥法国传来的新奇想法:学校里的学生流行以法语交谈、排演法国戏剧并以法国音乐伴奏,还聘请曾受教于卢利,吕讷堡伯爵的乐师萨勒(Thomas de la Salle)担任舞蹈老师。在旁听后,巴赫下了不少功夫接近法国文化,尤其是在音乐上。萨勒对巴赫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带他到策勒欣赏管弦乐团和管风琴的演奏,并接触了如库普兰等法国作曲大师的相关作品,这是巴赫音乐兼容并蓄的开端。

阿恩施塔特的新教堂.jpg
▲阿恩施塔特的新教堂,后为纪念作曲家改名为“巴赫教堂”

05、初到魏玛,阿恩施塔特与米尔豪森(1703年-1708年)
1703年1月,巴赫从圣米歇尔毕业,并在应聘一个位于桑格豪森的管风琴师的职位被拒绝后不久,他被萨克森-魏玛的约翰·恩斯特三世(与其兄威廉共治,但无实权)聘为宫廷音乐家,除了在公爵的礼拜堂演奏小提琴与管风琴,也处理一些与音乐无关的仆役工作。巴赫在魏玛工作了七个月,建立了自己作为管风琴家的名声。

左为萨克森-魏玛公爵,威廉·恩斯特,右为萨克森-魏玛公爵,约翰·恩斯特三世.jpg
▲左为萨克森-魏玛公爵,威廉·恩斯特,右为萨克森-魏玛公爵,约翰·恩斯特三世

后来巴赫被邀请到阿恩施塔特的新教堂,为其新完工的管风琴作检查,并举办了启用音乐会。

在这个位于魏玛西南约40公里的古老小镇,巴赫家族与当地居民建立着良好往来。1703年8月,他接受了在该教堂的管风琴师的职位,这个工作体面但并不繁重,而且能得到一份不错的薪水;然而虽然未在合约中载明,巴赫仍需兼任拉丁学校唱诗班的领唱者。但良好的环境和热爱音乐的雇主并没有缓解巴赫和当局之间的紧张关系。巴赫显然是对唱诗班的水平不满,并缺乏成熟度解决相关的争端,他甚至还与一个名叫盖耶斯巴赫(Geyersbach)的巴松管手爆发肢体冲突,被写在1705年8月的法庭记录里。

更严重的是,1705年至1706年,他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拜访了著名的风琴师和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并参与他在北德吕贝克圣玛利亚教堂的音乐会。此次拜访布克斯特胡德的旅行,来回需要各徒步约400公里,他请了30天的假,却离职四个月,且未通知雇主,这成为他在1706年1月宗教法庭上被指控的“罪状”之一。

这趟超过预期计划时间的旅程,强化了布克斯特胡德对巴赫早期风格的影响,也显示了在巴赫心目中布克斯特胡德的重要性。从吕贝克返回的巴赫还带来了许多新奇的演奏想法,例如自由花俏的和弦与装饰音、不定性的转调与变奏等等,导致教友难以辨清圣咏旋律。这些时人看来“怪异”的做法引发了投诉,教会当局在1706年2月及11月给予巴赫警告,但巴赫不是很在意。

1706年末巴赫尝试角逐米尔豪森布拉修斯教堂的风琴师职位,并在1707年的复活节试奏后得到该份工作。在那里有更好的薪酬、更高的地位,而且最重要的是有更好的唱诗班。

同年10月,和他的第二代堂姐玛利亚·芭芭拉·巴赫结婚。巴赫此时已是经验丰富的管风琴师,负责监督教堂受损乐器的修复工作。在巴赫检查过布拉修斯教堂的管风琴后,他提议将之翻新,虽然费用昂贵,但教堂和米尔豪森市政府都予以核准。巴赫也为1708年的新议会就职典礼创作了清唱套曲, BWV 71《上帝是我的国王》,此作于同年付梓,除了是巴赫最早付梓的作品,也是他传世的清唱套曲中唯一在其生前印刷出版者。

约1715年的巴赫肖像画(画中的人有争议).jpg
▲约1715年的巴赫肖像画(画中的人有争议)

06、在魏玛的时日(1708年-1717年)
尽管巴赫音乐造诣出众,他在米尔豪森仍遇到一些问题——神学思想的争议。教堂的牧师弗罗内(J. A. Frohne)是虔信派信徒,担忧在仪式中过度使用音乐艺术的话,会增加世俗的诱惑。教堂的前任管风琴师又是保守音乐风格的捍卫者,巴赫创新的音乐风格自然不太受欢迎,当地人将巴赫的革新乐风冠上“世俗化”、“野蛮”等字眼。

巴赫在这样的背景下没有发挥才华的空间,而这时他又接到来自魏玛的邀请。威廉·恩斯特公爵想聘巴赫担任宫廷乐师及管风琴师,取代年老体衰的约翰·埃弗勒(Johann Effler),并为他写作大量的礼拜音乐。1708年6月,巴赫前往魏玛通过试奏后便写信辞职。纵然如此,巴赫还是与米尔豪森维持不错的关系,仍继续监督圣布拉修斯教堂的管风琴修复工程。

到了魏玛,巴赫薪资一夜倍增,在米尔豪森的问题不复存在,因为公爵是虔诚的路德派信徒,同时热爱音乐,但其处理政事却是相当独裁,所幸公爵未将他的意愿强加在巴赫的创作上。巴赫在魏玛的地位不但崇高,且有充分空间发展他对“完善规范的教堂音乐”的想法,因为公爵不容许如米尔豪森的宗教理念冲突上演。

巴赫乍到魏玛其妻芭芭拉便生下长女卡特莉娜·多erina Dorothea Bach);两年后,1710年11月,长男威廉·弗里德曼·巴赫(W.F. 巴赫)出生;三年后,芭芭拉生下一对双胞胎,早夭;1714年3月,卡尔·菲利浦·艾曼纽·巴赫(C.P.E. 巴赫,其教父为泰勒曼)出生。W.F. 巴赫与C.P.E. 巴赫后来成为著名音乐家。

魏玛宫廷礼拜堂装置的管风琴,尽管才刚刚更新过,但巴赫仍说服公爵装置一套钟组,后来干脆要求重新装修。巴赫的名声因着他对乐器的了解与精湛的演奏技巧而逐渐远播,邻近城市经常聘请他检查损坏的乐器或演奏管风琴。1713年,当哈雷的管风琴师出缺时,巴赫再度想要换个环境;而哈雷教堂当局马上对这个提议感兴趣,他们草拟了一份要求颇多的合约,但薪水始终令巴赫不满意。当巴赫在考虑哈雷的职缺时,公爵再度给他加薪,加强了巴赫续留魏玛的决心;这令哈雷當局很恼火,指责巴赫以哈雷的机会为筹码,迫使老东家加薪挽留,但巴赫回信否认。如同在米尔豪森一般,巴赫依旧与哈雷保持好的关系,后来哈雷的新管风琴于1716年完成时,巴赫也受邀前往试奏,并得到皇家级的礼遇。

1714年,巴赫升为副乐长,也就是乐团首席(Konzertmeister),有责每个月提供一出清唱套曲,到1716年为止,他创作了约一个礼仪年的清唱套曲;而时任乐长的儿子约翰·威廉·德雷泽(Johann Wilhelm Drese)负责宫廷里的一切世俗音乐。另外,此阶段巴赫的管风琴曲创作量居各阶段之冠,作品也臻至成熟,他成为欧洲最具代表性的管风琴演奏家兼作曲家。他的演奏之高妙,很快便染上传奇色彩,与巴赫同时代的某人在聆听完他在卡塞尔为皇太子(未来的腓特烈·威廉一世)的演奏后写道:

“他的双脚仿佛长了翅膀般在脚踏板上飞驰,有力的音符如雷般响遍整个教堂,太子对巴赫的神技赞叹不已,一曲既毕,余音尚绕梁之际,便脱下指上所戴着的宝石戒指,送给巴赫。”

在魏玛的时日,巴赫还领导一批训练有素的歌者和乐手,这是一个小型的巴洛克式乐团,而他自己则演奏小提琴带领整个乐团,因此在作曲之余还能培养指挥经验。同时地,巴赫仍对其他音乐家的作品非常感兴趣并苦心钻研,音乐先进国意大利作曲家(柯赖里、托雷里、维瓦尔第等人)的作品尤其得到他的青睐并对他产生深刻的影响。巴赫吸收了意大利的交奏曲式(ritornello form)与返始(da capo)的手法,并辅以本土的对位法特质,使他在创作时更注重主题和乐曲的简化,属于他自己的音乐正在形成。

在有名的音乐收藏家与业余作曲家约翰·恩斯特王子(酗酒者约翰之子)的影响下(可能透过他收藏的作品),巴赫改编了许多作曲家(维瓦尔第、泰雷曼、马切罗兄弟、恩斯特王子本人)的作品为键盘独奏曲(收录于BWV 592-596, 972-987),而此时对他最有影响的是威尼斯乐派的维瓦尔第。不断的学习使巴赫的作品愈趋成熟,摆脱了他过去曾让听众困惑的复杂风格,同时往他门下求教的学生也日益增多。在魏玛的九年当中,巴赫写出许多杰出的管风琴作品。

后来巴赫又陷入与他毫不相关的争论中。公爵的继承人,也就是他的侄子恩斯特·奥古斯都,亦是性格独断之人,与公爵行事作风大不相同,两人经常发生争执。他们的部属处境为难,尤其是巴赫,他一直负责教导奥古斯都弹琴。当公爵耗尽耐性后,他宣布禁止所有乐师为他侄子演奏,而巴赫却无视了命令。公爵疑似借机报复,1716年12月,当乐长老德雷泽逝世时,他忽略巴赫而聘任才华逊色许多的小德雷泽。巴赫可能是为表达对此事的不满,从此停止写作清唱套曲。

可这回他对奥古斯都的友谊却有了实质的回报。奥古斯都在1716年与安哈尔特-克滕的领主利奥波德王子的妹妹联姻,当克滕的宫廷指挥辞职后,利奥波德自然而然想到雇用巴赫。而巴赫也对新的工作机会满怀憧憬,于1717年8月接受王子的邀请,支领薪水后不久便决定举家迁至克滕。清楚巴赫才华的魏玛公爵知道他与奥古斯都及利奥波德的交往,拒绝接受他的辞呈,但巴赫死缠烂打,公爵便软禁了巴赫将近一个月才释放他。12月,巴赫终获自由,便启程前往克滕,追寻事业的另一个起点。

快速服务:【点我充值Yue币】 【点我开通VIP会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文阅读

共 1574 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