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宫里的室内乐。吹笛者为腓特烈大帝,弹琴者为C.P.E.巴赫.jpg
▲无忧宫里的室内乐。吹笛者为腓特烈大帝,弹琴者为C.P.E.巴赫

巴赫在世的最后十年仍有新作品推出,并且其音乐更趋于逻辑化和深邃(但这不代表旋律及情感会被忽视),他将这种基调发挥在他最后的器乐杰作上。

11、晚年及逝世(1740年-1750年)
1739年-1742年间,巴赫出版了《平均律键盘曲集》的第二部;1741年-1742年间出版《键盘练习》的第四部,又名《郭德堡变奏曲》。但他花费更多时间在修订及完成先前的创作上,例如清唱套曲、弥撒、受难曲。有趣的是,巴赫仍在学习,他开始复制、改编、扩增前人的作品,这些人包括帕莱斯特里纳和一些巴洛克早、中期的作曲家,巴赫试图将从古至今所有可能的复调手法统合为一。他也采纳了一些当代作曲家的音乐元素,例如亨德尔、许特策尔;甚至编制并改写了年轻一代作曲家的作品,包括裴高雷西、郭德堡,后者是巴赫的学生。

1740年,就在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即位的同年,C.P.E.巴赫(巴赫第三子)获选为其宫廷的大键琴手,并负责为国王吹奏长笛时伴奏。在腓特烈的推动下,首都柏林逐渐成为当时的音乐重镇。

巴赫在1741年初赴柏林探望C.P.E.巴赫,但稍后由于政治局势的问题,使得巴赫几年后才再访。1747年,巴赫应邀前往柏林近郊的波茨坦无忧宫聆赏皇家音乐,也试奏了国王向他展示的新乐器——古钢琴。而巴赫素以即兴演奏闻名,国王便给了他一段长而复杂的主题(Thema Regium),令他当场即兴一首三声部赋格;巴赫做到了,但国王又以六声部赋格考验他,巴赫告诉国王自己需要足够的时间准备。有了这个动机,在巴赫回到莱比锡两个月后,便出版了以国王的主题发展的一套器乐作品,就是著名的《音乐的奉献》。同年6月,他加入了由学生米兹勒创办的“音乐科学学会”(Correspondierende Societät der musicalischen Wissenschaften),为此他提交了《卡农变奏曲:我自天上来》作为入会证明,后来便出版了它。

巴赫最后的传世之作是《赋格的艺术》,是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所作,但没有完成,直到巴赫逝世后才出版;事实上巴赫在1740年代早期就已写出这套作品的大部分,后来才加上两首赋格与两首卡农。

巴赫晚年疑似患有糖尿病,且可能在1749年中之前已一度中风。而大概也是从此时起,莱比锡市议会便开始讨论一旦巴赫去世,该选谁为继任人选。德累斯顿宫廷的一名官员布吕尔伯爵(Graf von Brühl)推荐戈特洛布·哈雷尔(Gottlob Harrer)为下任圣托马斯教堂唱诗班指挥,于1749年6月8日举行试演会。尽管巴赫的身体并没有差到随时会去世的地步,然而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白内障使巴赫的视力逐渐丧失。1750年,英国著名的眼科庸医约翰·泰勒("Chevalier" John Taylor,他在1758年也替亨德尔治疗)刚好途经莱比锡,替巴赫的眼睛动了两次手术,但都没有成功。后来巴赫的视力一度奇迹似的恢复,但十天后,也就是该年的7月28日,巴赫仍因为严重高烧导致的二次中风而病逝,享寿六十五岁。随后在莱比锡举行葬礼。

市议会至此对巴赫的死无动于衷,给予巴赫生前的评价极为普通。而巴赫却意外地没有留下遗嘱,他死后房屋由九个在世的子女与遗孀安娜均分。市议会当局似乎有意苛扣给付遗孀的救济金,而似乎也只有C.P.E.巴赫在这段时间给予继母安娜实质的帮助,提供J.C.巴赫(巴赫第11子)所需的教育。安娜从此在贫民救济院度过余生,直到1760年2月也随巴赫而去。

巴赫在画像中所持的乐谱.jpg
▲巴赫在画像中所持的乐谱是《十四首卡农》的第十三首,其第三行为《郭德堡变奏曲》的下声部主题,巴赫用它来延伸出整组作品

12、巴赫为何重要及作品目录
巴赫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像贝多芬那样直接扭转之后的音乐走势,而是直接体现在他集过去音乐成就(巴洛克音乐)之大成,以及对音乐这门艺术所展开的可能性。巴赫的创作不仅涵盖当时绝大多数的音乐体裁,也更进一步探索了既有体裁的织体与结构,大大开拓及深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虽然其作品在表现精神上仍属典型的巴洛克风格,但手法却毫不流俗,这种“旧中求新”的概念令巴赫将巴洛克音乐提升到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

根据C.P.E.巴赫的说法,巴赫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作曲家,他没上过任何作曲方面的课程,也未曾出国(日耳曼)求教,所以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开始研究很多有影响的作曲家的作品并从中学习,像是布克斯特胡德、帕赫贝尔、柯赖里、库普兰、维瓦尔第等等,这样的学习甚至持续到晚年。也因此巴赫的音乐风格受到多方面影响,除了承继自德国合唱音乐与管风琴曲的复调传统,也吸收了意大利器乐奏鸣曲、协奏曲及法国键盘乐曲的形式、结构,甚至是旋律与节奏的质感。这种风格大约成型于魏玛后期,并在克滕与莱比锡分别对器乐和声乐作了极大程度的发展。

巴赫的音乐主题清晰,其旋律精致、复杂,模进(同一旋律型在不同音高的重复)和重复音型的使用较节制,转调及和声则更为自由,着重情节的铺陈与衔接,而非短促的表现。巴赫也以其自由而精确的对位法见长,常揣度乐句在复调上的可能性,从键盘乐器到更多声部的协奏曲与大型合唱,都能发现对位的频繁运用,从而营造出厚实而多层次的织体。

巴赫作曲技法的内涵就如同他最擅长的形式——赋格,也就是以有限的素材(主题)加以模仿、变化、堆叠,形成结构严密的作品。巴赫的音乐不仅是灵感的创造物,也是排列组合与理性推导的再造物,充分展现了音乐的纯粹性。

从巴赫传世的作品数量来看,他确实是位多产的作曲家,尤其考虑到至少有上百件巴赫作品已经散佚。“巴赫作品目录”(Bach-Werke-Verzeichnis,缩写:BWV)是目前最通用的巴赫作品编号方式。这个体系由沃尔夫冈·施米德尔于1950年完成,是按照作品的体裁分类。纵使其内容就当今研究看来略有缺失,仍无碍于综观巴赫作品全貌。

巴赫作品目录共分13章
01. 清唱套曲,BWV1-224
02. 经文歌,BWV225-231
03. 弥撒及其他宗教合唱作品,BWV232-243
04. 受难曲及清唱剧,BWV244-249
05. 四声部圣咏,BWV250-438
06. 歌曲及咏叹调,BWV439-524
07. 管风琴曲,BWV525-771
08. 键盘乐曲,BWV772-994
09. 鲁特琴曲,BWV995-1000
10. 室内乐,BWV1001-1040
11. 管弦乐,BWV1041-1071
12. 卡农,BWV1072-1078
13. 晚期复调作品,BWV1079-1080

快速服务:【点我充值Yue币】 【点我开通VIP会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文阅读

共 1573 次阅读